ArchLinux 基础安装与配置

前言

之前在 Zorin 系统下遇到了 Docker 的一个 bug,一直解决不掉,遂暴起直接格式化重装系统。想着顺便换个 Linux 发型版玩玩,在 Arch 和 Fedora 中最后还是选择的 Arch,主要是看上了 Hyprland + Arch 的组合,有点香。

❗️❗️在正式开始前,你要确定你有十足的时间来进行漫长的 Debug 与调试。

本文以及接下来相关的 Arch Linux 系列文章主要内容为:

  1. ArchLinux 基础安装与配置
  2. ArchLinux Hyprland 主题安装
  3. ArchLinux CUDA 等显卡适配

有需要的童鞋可以参考我的经历,减少踩坑。

基本信息:

  • CPU: Intel Core i5
  • GPU: Nvidia GTX 4060
  • 硬盘: 1TB NVMe SSD
  • 内存: 16GB DDR4 3200MHz
  • 安装系统: Arch Linux 5.15.53-1 (x86_64)

相关链接:

更新于2025.2.15日,前几日又重新安装了一遍arch系统,发现原先一些困扰的点已经被官方修复的很好了,基本使用archisntall安装完hyprland就可以正常使用了,所以很多部分已经不再需要,下文会有提醒。

1. 准备工作

1.1 下载 ArchLinux iso文件

点击下载自己系统架构的 iso 文件即可。

1.2 制作启动盘

我们使用 Rufus 制作 U盘镜像文件。

Rufus 是一款格式化和创建 USB 启动盘的辅助工具。
本软件适用于以下场景:
需要将可引导 ISO (Windows、Linux、UEFI 等) 刻录到 USB 安装媒介的情况
需要处理未安装操作系统的设备的情况
需要在 DOS 环境下刷写 BIOS 或其他固件的情况
需要运行低级工具的情况
Rufus 麻雀虽小,但五脏俱全!

官方网站: https://rufus.ie/zh/

安装好后,插入准备好的U盘(2G以上),使用 Rufus 将刚下载好的 iso 导入即可。

1.3 检查 BIOS/UEFI

确定 U盘启动为优先项,或者在引导界面选择 U盘启动,这里不再赘述。

2. 安装 ArchLinux

2.1 使用手工安装 ArchLinux

适合对 Linux 有一定了解的用户,这里不使用手工安装。

有需要的可以参考此链接:

2.2 archinstall 自动安装

在 U盘加载完毕后,进入初始界面:

网络测试

使用此命令测试网络是否正常。

ping -c 3 www.baidu.com

一般来说,如果是有线连接,无需更多操作。

如果为无线网,则按照一下流程进行操作:

rfkill unblock wifi # 部分电脑会限制无线网卡,使用此命令解除限制
iwctl # 进入交互式命令行
device list # 列出无线网卡设备名,比如无线网卡看到叫 wlan0
station wlan0 scan # 扫描网络
station wlan0 get-networks # 列出所有 wifi 网络
station wlan0 connect wifi-name # 进行连接,注意这里无法输入中文。回车后输入密码即可
exit # 连接成功后退出

tips:使用 clear 可以清除当前屏幕的输出内容。

archinstall

直接输入 archinstall 进入可视化安装程序。

(图片内容较久远,参考即可)

可以看到类似这样的画面,方向键选择,回车确定,选择界面输入 ‘/‘ 可以查询匹配。

在这里需要关注的内容如下:

  • Mirror Region:选择镜像源,这里选择 China

  • Select harddrives 或者 Disk configurationwindows 双系统的同学参考一下其他资料。我已经格式化了所有内容,直接一路回车点到底就好了。(自动分区-btfs)

  • Hostname:设置主机名,自己设定就可以了。

  • Root Password:设置 root 密码。

  • User Account:设置用户名和密码,并且选择是否成为 sudo 用户。记得 confirm and exit 才会保存。

  • ProfileType 选择 Desktop,桌面选择 Hyprland,你也可以选择 KDE,自行了解不同,下一步选第一个,出去以后记得选择 nvidia 专用驱动(高版本GPU)自行了解 GPU 配置。

  • Audio:选择 Pipewire

  • Network configuration:选择 Use NetworkManager 既可。

  • Time Zone:选择时区,这里选择 Asia/Shanghai

❗️❗️请多次检查,确认无误后,选择 Install 进行安装。双系统的话还需要进行 grub 的配置,这里不再赘述。

安装结束后,选择 No,直接输入 reboot 重启,之后应该可以进入 Hyprland 的桌面页面。

具体显示为:上方黄色框,里面有内容提示。

不出意外的话,显示器应该会闪烁,画面撕裂,这是因为 HyprlandNvidia 还需要进行额外的配置。

3. Nvidia 配置

更新于2025.2.15日,此处Nvidia配置已经不再需要,官方已经适配完毕,如果仍然有问题可以参考。

ctrl + alt + F3 进入 tty3,不要使用 root 账号登录

# 找到 MODULES 行,添加如下内容
sudo vim /etc/mkinitcpio.conf
MODULES=(... nvidia nvidia_modeset nvidia_uvm nvidia_drm ...)
# 找到 HOOKS 行,删除 Kms
HOOSK=(... Kms ...)
# 创建并且添加如下内容
options nvidia_drm modeset=1 fbdev=1
# 更新文件,重启
sudo mkinitcpio -P
reboot

再次进入桌面系统,应该已经解决了画面闪烁问题。

可以使用如下检查是否设置 nvidia_drm.modeset=1 成功

cat /sys/module/nvidia_drm/parameters/modeset
# Y

super + Q 可以打开 Kitty 命令行。

4. 网络配置

4.0 关于无线网络连接的问题(2025.2.15)

在帮他人安装的时候发现,配置完成后重启电脑,无线网络需要重新配置,流程如下:

首先是启动 iwd 守护进程并可选择启用它:

sudo systemctl enable --now iwd

这个是使用无线网络的前提,之后和安装界面一样,配置网络:

iwctl # 进入交互式命令行
device list # 列出无线网卡设备名,比如无线网卡看到叫 wlan0
station wlan0 scan # 扫描网络
station wlan0 get-networks # 列出所有 wifi 网络
station wlan0 connect wifi-name # 进行连接,注意这里无法输入中文。回车后输入密码即可
exit # 连接成功后退出
iwctl station wlan0 show # 检查状态

除此之外,还需要手动开启 DHCP 和设置 DNS

# 打开配置,不存在就创建
sudo vim /etc/iwd/main.conf

# 添加
[General]
EnableNetworkConfiguration=true

# 保存后重启服务
sudo systemctl restart iwd

手动设置 DNS:

sudo vim /etc/resolv.conf

# 添加
nameserver 1.2.4.8 # 中国互联网信息公共DNS服务器
nameserver 223.5.5.5 # 阿里云公共DNS服务器

# 退出重启
sudo systemctl restart systemd-resolved

使用 ping 或者 wget 访问网页测试。

4.1 pacman 基础配置

pacman 是 Arch Linux 的包管理器,类似于 aptyumdnfzypper 等。

吃豆人与彩色设置

# 找到 /etc/pacman.conf 文件
sudo vim /etc/pacman.conf
# 找到 Color 行,取消注释,添加一行,并且将 ParallelDownloads 也取消注释
Color
ILoveCandy
ParallelDownloads=4 # 并行下载数量
# 退出更新
sudo pacman -Syy

命令行应该会出现彩色,并且使用 pacman 安装包时,会显示吃豆人进度条。

[ -C o o o o o o o ] 

添加国内镜像源

# 找到 /etc/pacman.conf 文件
sudo vim /etc/pacman.conf
# 在最后添加如下内容
[archlinuxcn]
Server = https://mirrors.tuna.tsinghua.edu.cn/archlinuxcn/$arch
# 安装 archlinux-keyring
sudo pacman -S archlinuxcn-keyring

或者直接添加源链接:

sudo vim /etc/pacman.d/mirrorlist

# 添加至最上方
Server = https://mirrors.tuna.tsinghua.edu.cn/archlinux/$repo/os/$arch

安装 yay

yay 是一个 AUR 帮助工具,类似于 aptapt-getyumyumdownloaderdnfdnf downloadzypperzypper download

AUR 是 Arch Linux 用户仓库,类似于 Ubuntu 的 PPAFedoraFedora EPELDebianDebian BackportsCentOSEPEL

# 安装 yay
sudo pacman -S yay

4.2 Clash 代理

安装 Clash

# 安装 Clash
sudo pacman -S clash

配置 Clash

# 创建 Clash 配置文件,写入配置文件,路径可以自定义
sudo vim ~/.config/clash/config.yaml
# 或者直接导入订阅链接
wget "机场给你的订阅链接" -0 ~/.config/clash/config.yaml
# 输入 clash 启动
clash
# return your configs

安装 yacd 可视化 Web 界面

# 直接安装在 Clash 文件目录下
git clone https://github.com/haishanh/yacd.git ~/.config/clash/dashboard
# 修改配置文件
sudo vim ~/.config/clash/config.yaml
# 添加 external-ui 配置项,修改为
external-ui: dashboard
external-controller: '0.0.0.0:9090'

退出,重启 Clash

配置系统代理

如果你有 zshbash 两个 shell,可以直接修改 profile 文件,也可以分别修改 .zshrc.bashrc 文件。

# 修改 /etc/profile 文件,添加如下内容
export http_proxy="http://127.0.0.1:7890"
export https_proxy="http://127.0.0.1:7890"
export all_proxy="socks5://127.0.0.1:7891"

设置为系统代理

# 修改 /etc/environment 文件,添加如下内容
http_proxy="http://127.0.0.1:7890"
https_proxy="http://127.0.0.1:7890"
all_proxy="socks5://127.0.0.1:7891"
# 测试网络
curl www.google.com
# return html

5. 中文字体与中文输入法(2025.2.15更新)

遇到了无数困难,由于在Wayland下,输入法的适配方法不同,经过尝试还是失败,最后发现了一个偷懒的成功方法,虽然还存在一些软件无法支持(比如vscode,不知道为什么输入不了中文),但日常访问网页还是足够的。

5.1 中文字体

由于本人一开始选择的语言和地区都是英文,所以中文字体会出现乱码,这里记录一下修复过程:

sudo vim /etc/locale.gen

# 删除注释 #
zh_CN UTF-8 UTF-8

# 保存执行
sudo locale-gen

# 安装字体,也可以安装其他字体,自行搜索
sudo pacman -S noto-fonts-cjk

5.2 中文输入法

sudo pacman -S fcitx5-im fcitx5-chinese-addons fcitx5-rime
# fcitx5-im全部安装
fcitx5-configtool # 打开可视化配置,搜索 rime 将其安装到左侧,如下图所示

退出后按 ctrl+space 尝试是否可以切换输入法,然后打开 ctrl+f 网页测试。更多输入法美化等内容自行搜索。

6. timeshift

Timeshift 是一个应用程序,提供类似于 Windows 中的系统还原功能和 macOS 中的 Time Machine 工具的功能。

因为 Arch 是动态更新的,下一个版本的内容与当前环境不一定适配,很容易就出现不兼容问题导致全面崩盘,所以要备份系统文件用来还原。(血泪的教训)

sudo pacman -S timeshift
# 直接启动好像不行,因为需要wayland的root权限
sudo WAYLAND_DISPLAY=$WAYLAND_DISPLAY XDG_RUNTIME_DIR=$XDG_RUNTIME_DIR timeshift-gtk

打开后跟着引导就可以了,就是备份路径和是否包含Home目录以及周期,文件系统选择一开始archinstall的时候选择的。

目前基本的功能已经实现,下一步将使用他人打包好的 Hyprland 文件进行安装,如果自己有能力,可以选择自己安装插件美化。